CPA财务成本管理 - 基本原理

1.企业的组织形式

1.1 个人独资企业
  • 特征
    个人独资企业由一个自然人投资,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,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
  • 优点
    1.创立便捷
    2.维持个人独资企业的成本较低
    3.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
  • 缺点
    1.业主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
    2.企业的存续年限受制于业主的寿命
    3.难以从外部获得大量资本用于经营
1.2 合伙企业
  • 特征
    合伙企业由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,共同出资,合伙经营,共享收益,共担风险。通常,合伙人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人,有时也有法人或其他组织
  • 分类
    1.普通合伙企业
    2.有限合伙企业
    3.特殊普通合伙企业
  • 优点、缺点
    与个人独资企业类似,只是程度不同
1.3 公司制企业
  • 特征
    依据公司法登记的机构被称为公司,是政府注册的营利性法人组织,在法律上独立于所有者和经营者
  • 优点
    1.无限存续
    2.股权可以转让
    3.有限责任
  • 缺点
    1.双重课税(企业所得税、个人所得税)
    2.组建成本高
    3.存在代理问题

2.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

2.1 投资活动
  • 长期投资
  • 短期投资
2.2 筹资活动
  • 长期筹资
  • 短期筹资
2.3 营运资本管理

流动资产(短期资产) - 流动负债(短期负债)

3.财务管理的目标

  • 观点1:利润最大化
    利润代表了公司新创造的财富,利润越多则说明财富增加得越多,越接近公司的目标
    缺点:1.没有考虑所获利润和所投入资本额的关系 2.没有考虑利润的取得时间 3.没有考虑获取利润和所承担风险的关系
    适用条件:1.投入资本相同 2.利润取得时间相同 2.相关风险相同
  • 观点2:每股收益最大化
    应当把公司的利润和股东投入的资本联系起来考察,用每股收益(或权益净利率)来概括公司的财务管理目标,以克服“利润最大化”目标的局限性
    缺点:1.没有考虑每股收益取得的时间 2.没有考虑每股收益的风险
  • 观点3:股东财富最大化(教材采纳的观点)
    增加股东财富是财务管理的基本目标,有时财务管理目标也可被表述为股价最大化和公司价值最大化
    衡量指标:股东财富的增加,即股东权益的市场增加值
    公司价值最大化:
    衡量指标:企业价值 = 债务价值 + 股权市场价值 = 债务价值 + 股东投资资本 + 股东权益的市场增加值
    适用条件:股东投资资本不变和债务价值不变时,与股东财富最大化意义相同
    股价最大化:
    衡量指标:股东财富的增加 = 股东权益的市场增加值 = 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 - 股东投资资本
    适用条件:股东投资资本不变时,与股东财富最大化意义相同

4.利益相关

  • 所有人 VS 经营者
    冲突:1.道德风险:经营者不做什么错事,只是不十分卖力,以增加自己的闲暇时间 2.逆向选择:经营者装修豪华办公室、购置高档汽车、借口工作需要乱花公司的钱、蓄意压低股价买入股票
    措施:1.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监督:审计、财务监督、解雇 2.所有者对经营者的激励:现金、股票期权 3.最佳的解决办法:所有者同时采用监督和激励两种措施,使监督成本、激励成本和偏离股东目标的损失这三项之和最小
  • 所有者 VS 债权人
    冲突:1.股东未经债权人同意而投资于比债权人预期风险更高的项目 2.股东未经债权人同意而发行新债
    措施:1.债权人寻求立法保护 2.债权人在借款合同中加入限制性条款,如规定贷款的用途、规定不得发行新债或限制发行新债的额度等 3.债权人发现公司有损害其债权利益意图时,拒绝进一步合作,不再提供新的贷款或者提前收回贷款

5.财务管理的核心

    1. 货币的时间价值
      货币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后所增加的价值,是财务管理中最基本的概念
    1. 风险与报酬
      风险与报酬的权衡关系,是指高收益的投资机会往往伴随巨大风险,风险小的投资机会则往往带来的收益也较低

6.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

    1. 现金流量理论
      关于现金、现金流量和自由现金流量的理论,是财务管理最基础性的理论
    1. 价值评估理论
      关于内在价值、净增加值和价值评估模型的理论,是财务管理的一个核心理论
    1. 风险评估理论
      风险导致财务收益的不确定性。项目投资决策过程中采用的敏感性分析,资本结构决策中对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衡量均属于风险评估范畴
    1. 投资组合理论
      讨论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和报酬的关系
    1. 资本结构理论
      关于资本结构与财务风险、资本成本以及公司价值之间关系的理论,主要包括 MM 理论、权衡理论、代理理论和优序融资理论

7.金融工具与金融市场

7.1 金融工具

基本特征:

  • 1.期限性
    金融工具通常有规定的偿还期限(股票例外)
  • 2.流动性
    金融工具具有在必要时转变为现金而不致遭受损失的能力
  • 3.风险性
    购买金融工具的本金和预定收益存在损失可能性
  • 4.收益性
    金融工具能够带来价值增值的特性

分类

  • 1.固定收益证券
    固定收益证券:指能够提供固定或根据固定公式计算出来的现金流的证券。固定收益证券的收益与发行人的财务状况相关程度低
    例如:固定利率债券、浮动利率债券、优先股、永续债
  • 2.权益证券
    代表特定公司所有权的份额,发行人事先不对持有者作出支付承诺,收益的多少不确定,权益证券的收益与发行人的经营成果相关程度高
    例如:普通股
  • 3.衍生证券
    公司可利用衍生证券进行套期保值或者转移风险,衍生证券的价值依赖于其他证券(基础金融工具)
    例如:金融期权、期货、远期和利率互换合约、可转换债券、认股权证
7.2 金融市场
  • 类型
    按照交易期限分:1.货币市场( <= 1年 ) 2.资本市场( > 1年)
    按照证券属性分:1.债务市场 2.股权市场
    按照是否初次发行分: 1.一级市场 2.二级市场
    按照交易程序分: 1.场内市场 2.场外市场

  • 金融市场的参与者
    1.居民 2.公司 3.政府

  • 金融中介机构
    1.商业银行、信用社等
    2.保险公司
    3.投资基金
    4.证券市场机构

  • 金融市场的功能
    1.资金融通功能
    2.风险分配功能
    3.价格发现功能
    4.调节经济功能
    5.节约信息成本

  • 资本市场效率
    资本市场有效的决定条件:1.理性的投资人 2.独立的理性偏差 3.套利
    1.弱式有效资本市场
    验证方法:随机游走模型

    2.半强式有效资本市场
    验证方法:事件研究法 投资基金表现研究法

    3.强势有效资本市场
    验证方法: 内幕消息的有效性